目前,我省已经进入汽车租赁传统旺季。那么,我省的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如何?租车市场存在什么不良行为?这个行业在发展中又会遇到什么瓶颈?未来海南的租车市场如何才能做到规范有序发展?本报记者近日对租车市场进行走访调查,揭开汽车租赁市场上存在的各种乱象,戳其发展中“痛点”,业界人士也对此开出解决“药方”。
1、乱象:租车市场良莠不齐不良行为时有发生
每年10月至次年春节过后,都是租车市场的传统旺季。近年来我省租车行业市场发展迅猛,不仅岛外来琼出差、旅游的客人成租车主力军,而本地一些“有本无车”族也会经常租车。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入行几乎无门槛,市场良莠不齐,也导致租车行业频频出现押金不及时退还、刮痕圈套、险种不健全、报价忽悠等乱象也时有发生。
乱象一:押金过大半年仍未退还
租赁汽车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遇到不诚信的租车公司就变成了尴尬的事情。11月上旬,一名游客向海口一家租车公司投诉称,今年春节期间,他到海南旅游时,向该公司租了一辆轿车,并交了3000元租车押金,作为违章押金,但是这笔押金至今已经拖了大半年仍未退还,而且合同上所留的电话号码已无法拨通。记者从该租车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非常注重社会声誉,平时也决不会随意扣押客人的押金,因此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是一名私家车车主盗用该公司名义签订了租车合同,而且合同落款处并没有该公司公章,只有该个人名字。
乱象二:旧刮痕也容易“坑”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除了租车押金问题,一些信誉较差的小公司还会设下“刮痕圈套”。如果取车时没有仔细验车或拍照留底,有的小租车公司在客人还车时会找出一些旧刮痕,并以此为由从押金中扣除“修车费”,客人如果没有保留证据,或者不据理力争,很容易吃下“哑巴亏”。
乱象三:险种不全客人要多掏钱
有的公司为减少经营成本,每年在给车辆投保时,按非营运车辆投保,这种车辆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即使有保险公司给予理赔车辆维修外,租车公司还会收取误工费、车辆加速折旧费等费用,而且各家租车公司的赔付标准不一,比如可以在两三天内可以维修完的,个别公司会故意拖延个十天半个月,让客人多掏赔偿费。
而理赔金额如果达到万元以上,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严格调查事故车辆是否为租赁汽车,租车人会被保险公司调查做口供,一旦被保险公司认定为租赁汽车,会以改变车辆使用性质而拒绝理赔,那么租车公司往往又会要求租车客户承担损失。据悉,租赁车辆购买私家车商业险的车用于出租,被保险公司拒赔的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带来的理赔纠纷在行业内并不鲜见。最麻烦的是,万一有人在事故中受伤,事情协商不了,那么租车的客人还会和租车公司陷入官司麻烦。
乱象四:同一款车报价差近一倍
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租车市场竞争激烈,还存在打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现象,而租金乱报价在租车市场也常见,即使是同一款车,多家公司的报价也有可能不同,而且有的差距在一倍左右。以别克首席车型为例,有的公司报价500元/天,有的450元/天,有的仅为200多元/天,报价差近一倍;凯美瑞同一款车型,有的报价350元/天,有的300元;东风日产轩逸有的报价250元/天,有的仅150元/天。一家租车公司工作人员称,从租车的流程到租车的报价都由公司自行制定,“没有什么规范,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乱象五:文字游戏隐瞒收费项目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价格高低由市场调节,不过如果低得太离谱的话须引起注意,一些客人在租车时如果不注意,还会掉进低价陷阱。个别汽车租赁公司玩文字游戏,用明显不合理的超低价格吸引客户,然后用通过隐瞒的收费项目抬高价格。如果不在预订时明确问清楚,除了租金和押金,是否还有别的费用,少数租车公司可能会在签订合同或者还车时,增加额外收费项目,比如卫生清洁费、GPS费、保险费、服务费、手续费、送车费、加班费等五花八门。因此,有时候报价越低对客人、对企业不一定都是好事。一般从业人员都知道,大部份的公司所报价的租金中,均已经包含了所有的经营成本费用,各项杂费都不会再另收取。比如保险费,租车公司的车辆不管是否租出去,都得提前按年购买保险,所以让客人承担保险费用,这是不诚信的做法。
2、现状:全省约千家租车公司正常经营 规模普遍小
租车行业良莠不齐,导致市场乱象时而发生。那么,海南的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又如何?记者从海南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登记在案的租车公司大大小小总计2800家。不过,正常经营的仅约1000家,在这些公司中,基本集中在海口、三亚,这两个城市各占45%左右的比例,余下部分分布在儋州、文昌、琼海等市县。
海南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会长潘在红介绍,2004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取消了汽车租赁行政审批,海南省汽车租赁行业由此得到得到了蓬勃发展,当时第一批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汽车租赁企业基本上是从原运输企业员工辞职后自己成立的公司。2004-2006年期间,全省仅有10家左右汽车租赁企业。正常经营后不久,这些租赁企业开始招揽一些私家车挂靠进行租赁,而这些私家车车主在一年半载之间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私家车车主开始陆续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新公司。
2007-2008年间,海南陆续又出现200家租车公司。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迅速涌进大量的人员进入汽车租赁行业,其中一部分人员主要是之前从事旅游客运车的车主。主要原因是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交通厅限制所有的旅游客运车辆个人承包或挂靠营运,被清理掉的这部分旅游客运个体户没有新的投资项目,基本上转入汽车租赁行业,所以2007年底至2008年中旬汽车租赁行业有一个爆发式的发展。
2014-2015年,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省客户的需求有很大变化,不仅希望有更多的车型可选择,而且基本青睐于新车,为了适应客户的变化,部分大企业不断调增业务模式,租赁车辆规模迅速扩大,逐渐向规模化、网络化模式发展,同时促进行业进行整合,进行转型升级。
潘在红介绍,此前因为几乎没有行业门槛,租车行业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微”现象。海南本土的租车企业中,如所拥有自己产权的车辆数量规模能达到30—50辆的话,就算是大公司了;大部分的公司拥有数量集中在10辆左右,还有不少“个体户”公司仅三五辆车。此外,很多公司还挂靠有10%—15%的私家车。在海口三四百家租车公司中,大部分还是“个体户”,平时只有几辆车在运营。而近年进入海南市场的一些全国连锁品牌租车公司,平时都有500辆以上,到春节、国庆这种重大节日,还会从岛外调派车辆,投入营运的车辆甚至达到3500辆以上。
